馬斯克取代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,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呢?
這個世界首富能夠為人類帶來怎樣的改變呢?
不一樣的世界首富
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(統計2021/12/29),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,淨資產約為2770億美元)為全球首富的,第2名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(Jeff Bezos,1950億美元),第3名為法國LVMH執行長阿諾特(Bernard Arnault,1760億美元)。
而這個世界首富不一樣的是,他要做的事情與我們人類的未來有很大的關係,可以改善環境造福人類,把他的科幻不斷變成現實,創造人類的未來新世界,比如火星移民計畫。
旗下幾個重要公司:Space X宇宙開發公司、Telsa特斯拉電動車公司、Boring無聊公司地下隧道公司、Solar city太陽能公司、Neuralink腦神經接口公司,囊括宇宙、地面、地下、能源、腦神經,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人。
沒有工資的CEO
馬斯克其實並非特斯拉的創始人,是一個沒有工資、沒有底薪的CEO,收益全來自於期權獎勵。
也就是說馬斯克跟特斯拉董事會之間有著極強的利益綁定關係,是透過特斯拉市值跟各項經營指標互相達成。共簽訂兩次,分別是2012及2018年股權激勵計畫,所有作為CEO的激勵都是跟特斯拉的表現綁在一起。

第一性原理
馬斯克推崇第一性原理,從事情的核心開始處理,如火箭造價昂貴,一次發射後報廢,非常不經濟實惠,價格這麼高無法實現人類火星移民的計畫。
因此馬斯克思考火箭是由航空級鈦合金、鈦、銅、碳纖維等,這些成本約佔火箭價格2%,這讓馬斯克不是直接去買成品火箭,而是在市場上購買這些金屬材料,自己製造火箭,於是創建Space X,降低火箭價格。
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之後把幾個小火箭合在一起,可以回到地球再回收使用,大幅降低太空運輸成本95%。
高效學習
馬斯克每天要讀兩本書,包括物理、數學、工程計算機、科學等,雇用各領域專家,並不斷向他們討教學習,閱讀領域外的書籍,可以有新方法與新思想,不被既有模式侷限。
不斷兌現難以實現的目標
馬斯克勇於設定具有挑戰性目標,他曾說過SpaceX 與特斯拉成功的可能性都低於10%,但他還是毫無懸念的努力達成這些難以實現的夢想。
第一台純電動跑車Roadster原本要在2006年交付,雖然推遲到2008年才完成,但馬斯克對於自己說過有些事情會發生,那它通常就會發生,也許不會按時發生,但最終都會發生。
20年如一日的創新,去實踐自己的理想,不斷兌現自己的諾言
成就人類福祉
Space X旗下還有星鏈計畫starlink,把小衛星發射到太空將整個地球罩住,形成衛星網絡,實現全球無死角網路通訊,在2022/2俄烏戰爭中受烏克蘭副總理請求啟動Starlink,不到48小時星鏈計畫的伺服器就送至烏克蘭,可見馬斯克的行動力以及關注烏俄戰爭程度,這與商人對於政治避而不談是有很大不同的。